在 2021年 6月9日舉辦的「僑見臺灣商機36計線上論壇:新農業 新商機」,論壇的第三個段落,由綠良水產發表其智慧科技養殖經驗。
綠良水產成立於2017年,結合智慧養殖及高科技生長環境監控技術,提供消費者高品質無毒優質的高端水產品。綠良水產翁元臻總經理強調,這是一個完全由台灣自行研發,同時結合電子資通訊技術,並且已經經過時政的科技養殖設備。

翁元臻總經理認為,結合高科技與傳統產業,發展出的養殖漁業,正可以在巨大的挑戰背後,掌握此一巨大的商機。他強調,隨著蛋白質消費量持續增加,水產養殖已經成為主力。而過往「農為國本」的描述著重於維持台灣的食物需求,但未來不只是食物需求,翁元臻總經理更期待有機會重新擦亮台灣水產養殖的招牌。
台灣現階段水產養殖的優勢包括:產業鏈完整、養殖技術人才領先全球,且資通訊技術的發展,更讓台灣的水產養殖技術拉高層級,並且台灣還擁有高品質的生物技術以及高品質的疾病防治技術。但是台灣過往的困境受限於空間狹小、水資源有限,沒辦法支持大量生產,再加上人力成本較高,面對其他國家的競爭,壓力極大。而傳統養殖的技術,會造成土壤破壞、病蟲害的問題不容易解決。
台灣綠良水產的發展,不只利用了台灣水產養殖的優勢,更突破了過往的困境。
翁元臻總經理以台灣枋寮一廠作說明。作為第一座高科技結合以及水產養殖技術的示範場,不只提高水產產量,更以光電創造了多重的收益、提升了土地價值。全年的營收 8000 萬元到1億4千萬,全部占地面積 1.27 公頃,有778座養殖池,水產種類包括老鼠斑、草蝦、笛鯛、金鯧魚、環眼燕魚,為來還預計加入更多高經濟價值的魚種。
在枋寮一場採用「水產養殖6.0」結合水產養殖專業、人工智慧大數據、高科技製程技術,具有環保無毒高水準,提升經濟效益,友善青山綠水。可達到高密度飼養,相較於一般的飼養密度,草蝦獲得高達達 10 倍的產量,而魚類則是 5 倍的密度。
翁元臻總經理表示,高科技的趨勢,也能吸引年輕人加入產業注入新血。此外,也寄望科技養殖可以帶動相關的產業的發展,包括水產種苗、飼料、加工、運輸,包裝。甚至外溢至發展生技產業、金融產業發展,創造百萬就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