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之作作, 首頁

農科院技術亮點點評│僑見臺灣商機36計線上論壇:新農業 新商機

在 2021年 6月9日舉辦的「僑見臺灣商機36計線上論壇:新農業 新商機」,論壇的第一個段落,由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陳建斌院長介紹農科院在「新農業、新商機」所能提供的服務內容。

陳建斌院長在由全球與台灣農業發展趨勢出發,提及台灣全球趨勢之下,在資源、人、與產業面臨的挑戰與特性。並介紹不受疫情影響投資意願的產業,其中一個就是「智慧農業」,藉此安定品質、安定產量。未來農業的發展,先應用科技,再進一步往智慧化發展。

農科院的工作與農業有三大主要關聯:研發、產業、環境。研發的部分希望以農為本,扎根進行農業相關的研發與技術。產業的部分,則主要為促進農業相關研發成果的商品化、產業化及國際化。而在環境的部分,則希望發展友善環境、維護陸域生態系的永續利用,並強化動物保健體系,讓糧食生產能夠永續進行。

陳建斌院長接下來介紹幾項農科院的亮點技術:

  1. 動物疫苗與檢測套組開發服務平台

農科院有專門的動物疫苗團隊,團隊成員包括獸醫,且由於台灣為於亞熱帶,能夠輕易取得多種動物的病原菌,藉以開發有用的疫苗。專業客製化服務包括「動物疫苗開發」與「動物疾病檢測套組開發」。

動物疫苗開發包含完整的疫苗研發流程,從病原分離檢測、抗原篩檢、疫苗量產製程建立、安全性與有效性評估等測試均有進行。動物疾病檢測套組開發,則可提供疾病檢測用蛋白質生產平台的建構,並且進行敏感性與特異性分析等。

  1. 農業微生物工廠&飼料暨添加物技術服務平台

考量到近期的畜牧業食品添加物的發展趨勢,農科院設置有「農業微生物製劑先導工廠」, 有 12L、100L、1500L的系列發酵槽,以研發生產、量產農用微生物,可做為飼料添加物,或微生物農藥或肥料之用。以此,農科院並提供「飼料暨添加物技術服務」,透過動物即作物田間試驗評估,優化微生物產品製程。

  1. 農業資材加值工廠&機能性功效及毒理評估平台

農作物包括副產品裡有很多有用成分,保健食品、飼料添加物,運用萃取提煉、微生物發酵、基因工程即食品加工等各項技術,獲得關鍵成份並代工處理,將有機會進一步發展精緻的產品。陳建斌院長特別介紹「農業資材加值工廠」已於今年度開始營運,希望未來有機會幫更多人發展更多的農業加工產品。

  1. 水產生技服務平台

農科院水產所除了發展水產養殖、水產繁殖技術,亦研發發展許多飼料添加物、水產病原檢測(包含SPF鑑驗、病原篩檢)、藻類生產服務等。

  1. AI 廣域害蟲偵測網

此技術為農科院與台灣海博特公司合作,模組化的商品設備。農科院技轉自臺灣大學生物機電工程學系林達德教授發展的技術內容,以單一模組進行蔬菜害蟲偵測、自動辨識,採用防水防塵設計,並擁有太陽能電池系統,且能自動記錄環境資訊包括:溫度、相對濕度、二氧化碳、土壤導電度、土壤水分等資訊。

此技術以進入實地的場地測試,能夠結合環境器象資訊、作物生長預測模型,建構田間的整合監測系統,未來有機會達到栽培資訊智慧化的應用。

  1. 電子鼻AI製茶師:自動化製茶技術

農科院研發使用感測器進行氣味轉換,將相關監控數據轉做為製程的運算參數,將過往製茶過程中非常仰賴經驗的技藝轉為可科學驗證的製程工藝。並以電子鼻的成品加入茶葉評比,亦收穫不少好評。

未來也預備使用電子鼻研發製茶機的自動控制系統。

陳建斌院長並表示,農科院成立於 2014 年,其下有畜產、水產、植物三個研究所;致力於發展農業科技產業化與新創事業化,並提供農業技術即商品化、產業化服務,此外還支援政府農業政策決策、農業新創事業及國際化發展。掌握的技術相當多元,如果於農業技術方面有任何需求,也都歡迎與農科院聯繫合作。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