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第15期『農科院育成中心電子報』2021年5月號」之內容。喜歡這篇內容,歡迎填寫表單,訂閱農科院電子報>>> https://is.gd/WlfnbA
本技術原理是藉由雷射光投射於物質上,因不同物質的分子鍵結與結構差異,使得分子被光子撞擊後,造成光子能量差而產生不同的拉曼散射,再搭配檢測晶片將該波形訊號放大並收集拉曼散射光之波峰值(特徵峰值)訊號比對分析。因不同病原所收集到的特徵峰值也不相同,因此可將本技術運用於快速病原監測。
目前畜牧業已由傳統飼養方式轉向大規模集約化飼養,疾病也呈現複雜的混合感染、繼發感染及非典型病徵表現。因此,早期診斷和預防疾病對畜牧業管理變得重要。建立快速檢測與診斷病原的技術具有相當的重要性,根據 Markets and Markets 市調資料顯示,全球動物診斷市場至 2026 年預計將以 6.4% 的年複合成長率成長,達到 55億美元的規模。因此,表面共振技術搭配拉曼光譜用於動物病原檢測,能早期診斷病原和預防疾病,為具有前瞻性之技術,對大規模集約化飼養的畜牧業管理非常重要。
將病原置於檢測晶片上,並以雷射光投射,使之產生拉曼散射以獲取拉曼圖紋光譜,之後利用軟體分析特徵峰值來區分病原。

服務窗口:農科院動科所/洪紹文博士
電話:037-585930
電子郵件:1032169@mail.atri.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