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1年 6月9日舉辦的「僑見臺灣商機36計線上論壇:新農業 新商機」,論壇的第一個段落,由財團法人農業… 繼續閱讀 農科院技術亮點點評│僑見臺灣商機36計線上論壇:新農業 新商機
分類: 首頁
AI製茶師-農科院開發智慧「電子鼻」
本文為「第17期『農科院育成中心電子報』2021年7月號」之內容。喜歡這篇內容,歡迎填寫表單,訂閱農科院電子報… 繼續閱讀 AI製茶師-農科院開發智慧「電子鼻」
【研之作作】動物用抗生素與細菌抗藥性的過去、現在及未來(下)
陳正文/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 動物科技研究所 編按:在上篇中,作者介紹了抗生素的起點:盤林西林。並且簡述了二… 繼續閱讀 【研之作作】動物用抗生素與細菌抗藥性的過去、現在及未來(下)
【研之作作】動物用抗生素與細菌抗藥性的過去、現在及未來(上)
陳正文/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 動物科技研究所 抗生素,是 20 世紀人類最重要的發現之一。 1920 年代,… 繼續閱讀 【研之作作】動物用抗生素與細菌抗藥性的過去、現在及未來(上)
【研之作作】微軟公司的農業5G時代
數位科技的進步已影響了我們的生活,而5G時代來臨能帶給農業科技什麼變革?台灣微軟公司首席技術與策略陳守正先生在… 繼續閱讀 【研之作作】微軟公司的農業5G時代
【話農點金】「包容性經濟」打造臺灣農業新面貌
自聯合國於2015年提出「永續發展目標」後,循環農業便成為臺灣發展的重要項目。傳統農業生產是「原料、生產、利用… 繼續閱讀 【話農點金】「包容性經濟」打造臺灣農業新面貌
【話農點金】高齡社會是機能性農產品的新契機
高齡社會機能性農產品的新商機 2018年國發會發布報告指出臺灣正式進入高齡化社會,甚至在2025年將邁入「超高… 繼續閱讀 【話農點金】高齡社會是機能性農產品的新契機
【研之作作】後疫情時代 滑溜食材的保健之道
武漢肺炎疫情在臺灣國內趨緩,在防疫新生活的後疫情時代,除了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之外,保健養身的相關資訊也成為大眾關注的議題。如何從食材中吃出健康,日本渡邊泰雄教授所倡議的「滑溜食材」的保健之道,成為近期國內農產品機能性食材議題的討論焦點。
【研之作作】健康呷菜 原來甘藍好銀養!
「葉酸」顧名思義:是一種存在植物葉片中的營樣素,蔬菜中的甘藍與菠菜則普遍被認為是富含葉酸的食物。農科院動物所以植物工場(源鮮農場)所種植的水耕蔬菜作為檢測材料,比較三種甘藍葉酸含量,包含幼嫩捲葉羽衣甘藍(Baby Kale)、翠綠捲葉羽衣甘藍(Curly Kale)與紫鑽甘藍(Red Russian Kale)等,數據顯示:「不同種類的甘藍葉酸含量也不盡相同。」
【研之作作】武漢肺炎,困境中掙扎的中國畜牧業
2019年12月中國湖北省爆發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為了防堵疫情,當地政府實施「封鎖」措施。雖然疫情在3月底有趨緩的現象,但許多農村仍處於尚未完全解封的狀態。封城帶來的農業經濟衝擊非常嚴峻且情勢尚不明朗,唯一能確認的是:
「在疫情結束之前,確保中國農企業能有獨力正常的金融運作、並維持畜禽產業與相關資材的供應鏈,是當前最重要的挑戰。」